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職業技能培訓公開課
職業技能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研發人員職業素養提升
【課程編號】:MKT015563
研發人員職業素養提升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職業技能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10月19日 到 2025年10月19日1980元/人
2024年11月03日 到 2024年11月03日1980元/人
2023年11月19日 到 2023年11月19日1980元/人
【授課城市】:深圳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研發人員職業素養提升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深圳研發人員培訓,深圳職業素養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介紹
“員工的成熟造就產品的成熟”――這是流傳在華為公司的著名格言,它一針見血的揭示了企業中員工的綜合素質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高素質的員工、團隊是企業快速穩步發展的核心基礎,人是創新型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和資源。員工是否能夠認可企業文化,能否正確自我認知,能否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否正確理解管理意圖并有效的完成任務,能否為自身設定良好的職業發展路徑,成為影響企業發展質量和發展速度的關鍵一環。
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沒有培訓好的員工!企業忽視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培養,沒有及時的對員工的價值觀、基本職業素質進行塑造,就會造成員工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無法客觀評價自身和環境,盲目創新、心態浮躁、態度消極等等一系列問題。企業因此增加了巨大的管理成本,為員工的不成熟付出了代價。而員工并未因此得到提升,而是一再重復同樣的錯誤,同時抱怨職務和薪酬都得不到提升,自身價值得不到實現。
研發工作有著它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企業在研發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返工和浪費。其中很關鍵的原因是研發員工盲目“創新”,不遵從流程、規范,肆意發揮,缺乏從客戶角度出發的考慮,缺乏全局觀和服務意識。由于職業素質教育的缺位,員工無法深入理解職業化的研發崗位要求,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是將產品開發的工程化作為一種個體行為,導致了企業不必要的成本開銷。
本課程從企業研發管理的實際問題和需要出發,結合多年的研發管理、咨詢和培訓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對員工從心態、自我認知、理解企業、修煉職業技能等方面進行綜合輔導,系統性、針對性的解決研發人員職業素養的塑造與提升。
課程特色
系統性。課程內容借鑒了漢捷咨詢多年的咨詢研究成果,結合中國企業管理的最佳實踐,總結提煉出適合中國本土企業研發員工的培訓課程體系。
互動性。課程采用互動式教學,通過課堂交流、案例研討等形式,對各種職業修煉過程中常見、易錯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加深學員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轉化能力。
針對性。該課程講師具有多年的國際化領先企業的職業修煉歷程,對研發員工素質培養、團隊管理、研發管理、生涯規劃等諸多方面有深刻的體會和理解,對員工職業素質提升和人員培養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切身的體會和深刻的感悟,善于分析和解答學員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能夠更好與學員形成共鳴和更好的交流。
課程收益:
通過課程的學習系統地提升研發人員的綜合素質,實現自我管理和職業化提升:
建立職業化的研發意識,了解職業化的要求
樹立全局觀念,理解企業戰略和適應企業文化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建立正確的研發理念
掌握如何有效完成工作的基本方法
樹立團隊合作、共贏協作的理念
認識自己的人際風格和特質
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
掌握時間管理、問題解決等實用技能
課程大綱:
1.綜述:研發人員能力素質要求
1.1什么是研發人員的職業化
1.2研發人員必備的核心能力
1.3優秀研發人員必備職業意識和心態
2.研發人員必備職業能力與意識
2.1全局意識
2.1.1認識企業的本質/員工與企業的關系(工程師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公司經營的需要出發來考慮,建立技術人員應有的全局意識)
2.1.2研發人員如何理解企業文化的認知與適應(責任意識、主動性、守信、質量、守法、服務意識等)
2.1.3研發工作要跟隨企業戰略方向、符合高層的管理意圖
2.2創新意識
2.2.1研發企業利潤的來源
2.2.2研發中有哪些方面的創新
2.2.3研發創新的正確理解
2.2.3.1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避免推翻現有成熟方案,為方案創新而創新)
2.2.3.2產品演進是更重要的創新手段
2.2.3.3創新要從客戶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而不是完全從技術角度來考慮
2.2.4研發創新要點
2.2.5研發的創新要圍繞著客戶需求來進行(案例)
2.2.6創新思維與方法
2.3質量意識
2.3.1質量的重要性
2.3.2什么是產品質量
2.3.3產品質量的評價標準
2.3.4產品質量與過程質量
2.3.5愈早發現缺陷愈好
2.3.6如何做好技術評審
2.3.7產品測試的正確認識
2.3.8 DFX(如何在設計中構建質量、可維護性、可測試性、可生產性等)
2.3.9質量成本的構成
2.4市場意識
2.4.1如何辯證的看待研發和市場的關系
2.4.2關注客戶需求($APPEALS模型)
2.4.3 如何認識市場與競爭
2.5流程意識
2.5.1什么是流程?
2.5.2流程的價值:(案例:流程執行不應成為效率低下的借口)
2.5.3流程執行與制定的注意事項(如何避免流程與實際操作形成“兩張皮”(案例:風險分析----技術文檔執行存在編碼完成后再補文檔的問題)
2.5.4如何理解先僵化,后優化
2.5.5正確建立流程意識
2.6改進意識
2.6.1持續改進的意義
2.6.2系統性思維:像中醫一樣思考
2.6.3 “5Why”的改進方法
2.7執行意識
2.7.1什么是執行力
2.7.2研發人員的執行力:達成一致就要不折不扣執行
2.7.3能力與意愿的關系
案例: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2.8保密意識
2.8.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2.8.2設計開發中的技術保密
2.8.3在與友商、供應商、同學、同事、親屬等交往的過程中如何處理保密問題
2.9成本意識
2.9.1認識研發成本的構成(開發、返工、維護、溝通成本)(成本的冰山模型)
2.9.2如何在研發工作中融入成本理念
2.9.3如何降低開發成本
2.9.4如何降低不良質量的成本(返工、維修、維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開發綜合成本的方法
3.研發人員的核心能力素質
3.1成就動機/目標導向
3.1.1成就動機的層次及各層次表現
3.1.2成就動機在研發工作中的具體表現
3.1.3如何使用成就動機進行有效激勵?
3.2主動性
3.2.1何為主動性?(工作主動性、主動溝通、主動交流、主動尋找資源……)
3.2.2主動性的不同層次及表現
3.2.3為何要主動承擔?
3.3團隊與合作
3.3.1什么是團隊
3.3.2團隊合作的障礙與要點
3.3.3如何有效發揮團隊智慧
3.4堅韌性
3.4.1 3Q時代(IQ、EQ、AQ)
3.4.2如何提升堅韌性
3.5學習及思維能力
3.5.1學習能力的層次及表現
3.5.2如何提升學習能力
4.研發人員的職業化心態
4.1積極主動的心態
4.1.1墨菲定律
4.1.2研發中的積極性如何體現
4.2感恩的心態
4.2.1史蒂文斯的案例
4.2.2放平心態,腳踏實地,珍惜機會
4.3務實的心態
4.3.1案例分析:板凳要坐十年冷
4.3.2一次將事情做好
4.3.3細節決定成敗
4.4責任感與使命感
4.4.1先有為,后有位
4.4.2危機感與使命感
4.4.3正確認知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4.4.4承擔才能成長,困難與機會并存,項目管理者要正確看待挑戰,困難和挑戰才是員工成長的重要機會
5.研發人員的職業化技能修煉
5.1正確的工作習慣
5.1.1有效完成任務的方法(PDCA)
5.1.2時間管理(管理工具、方法)
5.1.3自省與提高
5.2如何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
5.2.1如何做好工作計劃
5.2.2任務執行與報告(例會、報告、審計、跟蹤、問題解決、總結)
5.3順暢的溝通與合作
5.3.1溝通的重要性
5.3.2研發溝通的障礙
5.3.3溝通模型(確認、反饋的重要性)
5.3.4有效溝通的要點
5.3.5傾聽的技巧
5.3.6提問的技巧
5.3.7沖突的處理(沖突產生的根源、沖突處理的步驟、注意事項)
5.3.8職場溝通方式的靈活應用(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協作溝通)
5.3.9人際風格與溝通(人際風格的類型、了解自我、人際風格與溝通的關系、如何應用)
課程總結
綜述:研發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與素養
研發人員應保持持續學習,培養以上能力及素質
楊老師
產品與研發管理專家、研發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資深顧問、品牌講師
浙江省企業技術創新協會特聘顧問
《中國品牌講師大全》推薦品牌講師
香港理工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 工學學士
PDMA(美國產品開發與管理協會)會員
工作經歷及專業背景
楊飛老師,產品及研發管理權威專家,亦是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專家、咨詢顧問和講師。具有非常豐富的產品管理及研發管理及咨詢經驗。
曾服務于華為公司、卓望科技、百富環球等知名企業。先后擔任項目經理、研發部經理、產品線總監、研發總監等職務。具有大型跨國團隊管理和海外工作經驗,精通國際先進管理理念,深刻理解企業管理現狀。
作為研發管理領域的著名專家、權威顧問成功主持了多家企業的產品戰略與規劃、產品管理體系、研發項目管理、研發人力資源等管理體系的咨詢、培訓與實施。開設公開課及企業內訓課程千余場,培訓學員十余萬,深受客戶的信賴與好評。憑借全面的管理理論基礎和資深的職業經驗,楊飛顧問對需求理解清晰,把握重點準確,方案具體,剖析深刻,極具實戰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位具有頗高知名度和威望的實戰專家顧問,其在業界廣受贊譽。
擅長管理領域
產品戰略與規劃、研發項目管理、IPD-CMMI體系構建、研發組織結構設計、質量及過程改進、研發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績效管理、研發團隊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