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稅務會計培訓公開課
稅務會計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迎增值稅新時代:征求意見稿解讀、遺留問題清零、過渡期合規自檢(何老師)
【課程編號】:MKT060416
迎增值稅新時代:征求意見稿解讀、遺留問題清零、過渡期合規自檢(何老師)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稅務會計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11月13日 到 2025年11月14日5600元/人
【授課城市】:南京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迎增值稅新時代:征求意見稿解讀、遺留問題清零、過渡期合規自檢(何老師)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南京增值稅培訓
我要報名
| 咨詢電話: |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背景
2025年是我國增值稅制度從“暫行條例”向“法律”過渡的關鍵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公開,標志著增值稅立法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與此同時,金稅四期“以數治稅”體系全面貫通,稅務機關通過“發票數據+申報數據+第三方數據”的穿透式比對,精準鎖定企業增值稅合規漏洞。
從企業實操層面看,當前普遍面臨三大痛點:
一、 對《征求意見稿》的核心變化理解模糊,尤其對“應稅交易界定”“進項抵扣范圍調整”等條款的落地影響缺乏預判;
二、 歷史遺留問題堆積,如進項留抵退稅后又發生進項轉出、發票開具與業務實質不符、申報數據與財務數據偏差等;
三、 過渡期合規無方向。
更嚴峻的是,2025年稅務稽查已將“增值稅遺留問題整改”納入重點,據不完全統計,自2024年截止目前,超8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補稅公告,僅2025年8月,14家上市公司合計補繳稅款及滯納金2.8億元。
在此背景下,本次培訓以“政策解碼-問題清零-自檢落地”為核心,通過“條款解讀+案例拆解+實操演練”,幫助企業財務人員徹底打通增值稅合規“最后一公里”。
【課程收益】
政策精準把控:全面掌握《征求意見稿》20多項核心修訂條款
遺留問題清零:熟練識別進項類、銷項類、申報類等常見遺留問題
自檢能力提升:學會搭建“過渡期合規自檢框架”,掌握自檢工具的使用
風險防控體系構建:理解增值稅監管邏輯,掌握核心預警指標的應對技巧,建立合規機制
稽查應對能力強化:掌握“證據鏈搭建、爭議溝通、整改申報”的實操技巧,精準應對,降低補稅、罰款風險
課程大綱
模塊一、稅收監管趨勢與最新政策盤點
一、2025年稅收監管趨勢
1. 財政收支情況分析稅收征收趨勢
2. 盤點近期補稅的上市公司分析監管趨勢
3. 審計署審計報告分析監管方向
二、2025新政深度解讀與風險應對
1. 《稅收征管法》修訂變化解讀與風險應對
2. 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新規解讀與風險應對
3. 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變化對企業影響與風險應對
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補稅”風暴分析
案例分析:內蒙古包鋼子公司補繳房產稅及滯納金1.11億
案例分析:中國稀土子公司資源稅、企業所得稅補繳稅款、滯納金1.65億
案例分析:誠志股份有限公司補繳消費稅、稅金附加及相關滯納金共計約1.66億元
模塊二、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核心條款深度解讀
一、立法背景與政策銜接邏輯
1. 立法進程:梳理增值稅從“暫行條例”到“法律”的演進脈絡
2. 監管導向:分析《征求意見稿》“簡化稅制、強化合規”的核心導
3. 企業影響:結合案例分享新政對企業“業務模式設計、合同條款擬定、發票管理”的具體影響
二、核心變化點及政策解讀口徑
1. 應稅范圍與定義全面法定化
2. 跨境服務相關規定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3. 銷項稅額相關制度的系統完善
4. 進項稅額抵扣政策的收緊
5. 其他重要制度完善
6. 過渡期政策適用與風險預判
案例分析:一心堂未按規定視同銷售補稅及滯納金近3億元
案例分析:關聯企業“常規”借貸,被要求補繳巨額稅款4356萬元
案例分析:某物流企業開具6%發票被處罰
案例分析:“混合銷售”一項交易涉及兩個稅率,這樣操作少交稅
模塊三、增值稅遺留問題梳理與處理應對
一、進項類遺留問題與處理應對
1. 留抵、異常憑證與抵扣偏差
二、銷項類遺留問題:收入確認與發票違規
1. 收入確認滯后問題:預收款未按納稅義務時間確認收入、視同銷售未計提銷項
2. 發票開具違規問題及虛開風險
三、申報類遺留問題:數據偏差與流程疏漏
1. 增值稅申報收入與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差異超 10%
2. 銷項稅額與開票系統數據不一致
四、優惠政策適用錯誤問題
1. 優惠政策適用條件把握不準
2. 錯誤享受稅收優惠
3. 享受減免、免稅項目未單獨核算
五、跨期合同稅務處理問題
1. 2025年底前簽訂但2026年后履行的合同適用稅率爭議
2. 分期付款、長期工程合同的收入確認時點調整
3. 政策過渡期導致合同履行期間稅率變化
4. 收入確認時點的調整要求企業更準確地劃分各期收入
六、特殊業務遺留問題:關聯交易與跨境業務
1. 關聯交易定價不合規問題
2. 跨境服務免稅備案不全問題
3. 出口退稅單證缺失問題
七、 遺留問題清零實操
1. 進項類遺留問題清零:留抵與異常憑證處理
2. 銷項類遺留問題清零:收入確認與發票整改
3. 發票違規的整改方法
4. 特殊情形的遺留問題處理:關聯交易與跨境業務
5. 過渡期特殊業務的銜接處理
6. 遺留問題清零的證據鏈搭建與留存
7. 清零過程中的常見誤區與規避方法
案例分析:只因開錯稅率,5年前的發票也要補繳200萬
案例分析:預收貨款已發貨,年終關賬未確認收入并申報納稅,被處罰
案例分析:納稅申報比對異常被查,補稅2347萬元
案例分析:混合銷售行為稅務處理不合規引起稅務稽查補稅罰款
案例分析:寧波某太陽能科技公司因錯誤適用稅率被認定偷稅,追繳稅款并處罰款近50萬元
模塊四、增值稅在實務中的高頻涉稅風險分析與應對
一、增值稅重點稽查風險-發票涉稅風險分析
案例分析:因供應商虛開發票,某上市公司補繳增值稅及附加1.3億元
案例分析:東光化工:因取得不合規發票不符合稅前扣除規定等事項,補稅5840萬
案例分析:無實物假交易 虛開農產品發票偷稅案
二、增值稅高頻風險分析與應對
1. 補繳稅費超4000萬分析應稅收入高頻風險與應對
2. 上市公司補稅超3000萬分析納稅義務時間風險與應對
3. 免稅項目未做進項稅額轉出風險預警與應對
4. 補稅4.8億的關聯企業交易的風險預警與應對
5. 從企業補稅3個多億的案例看增值稅視同銷售風險與應對
6. 補稅2億的統借統還的增值稅免稅風險與應對
7. 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增值稅涉稅風險與應對
8. 財政補貼未繳稅被定偷稅的風險與應對
9. 稅收優惠高頻風險識別與應對
案例分析:上海順灝股份補繳增值稅及滯納金800余萬元
案例分析:重慶路橋:補繳稅費超4000萬
案例分析:上市企業向關聯方無償借款10億,被視同貸款服務追繳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
案例分析:關聯企業間銷售價格明顯偏低 ,需補稅滯納金4.8億元
案例分析:誤用“統借統還”政策,企業被追稅2億元
案例分析:多家企業被要求補稅,取得財政獎補需關注稅務風險
案例分析:上海悟瀚進出口有限公司隱匿出口應征稅收入“逃逸式”注銷偷稅案件
模塊五、過渡期風險防控與稽查風險應對
一、金稅四期下增值稅監管邏輯與風險預警
1. 智能AI運用與稅務風險自查
2. 某稅務局風險數據支撐服務項目-58項風險指標重點指標分析
3. 增值稅核心預警指標體系分析與風險防范
案例分析:關鍵指標異常暴露企業稅務風險,補繳稅款和滯納金200余萬元
案例分析:貨運企業隱匿收入偷逃稅款被稽查,貨運行業風險再加碼
案例分析:某有限公司稅負率偏低被稅務稽查,補稅罰款2351萬元
二、過渡期高風險行為識別與規避
1. 高風險行為清單:
2. 高頻風險規避方法
三、稽查應對流程管理與爭議解決
1. 查前:防患于未然
2. 查中:遇事怎么辦
思考:涉稅違法行為在五年內未被發現的,稽查局是否不再給予罰款?
3. 查后:定期自查風險掃描
4. 稅企爭議問題應對策略
案例分析:取得異常扣除憑證6000余萬元,允許稅前扣除
何老師
何老師擁有25年國家財政體系研究、稅務管理工作經驗,歷經稅源管理、納稅服務、征管等多崗位,實戰經驗豐富,是全國稅務系統知名專家。現為國家稅務總局素質提升“115”工程成員、國家稅務總局專家庫成員。 何老師多次參與國家稅務總局、省級科研項目及稅收政策修訂與調研,同時具有財稅體系宏觀全局思維,多次獲評國家稅務總局、省級稅務局“十佳新聞人物”、“十佳女稅官”、“省級稽查能手”、“全系統征管能手”等業務競賽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