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國家水治理戰略與發展機遇
【課程編號】:NX45812
賦能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國家水治理戰略與發展機遇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戰略管理培訓
【培訓課時】:可根據客戶需求協商安排
【課程關鍵字】:治理戰略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背景:
水,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和關鍵要素。在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中國式modern化的宏大進程中,水利事業已從傳統的保障性、支撐性角色,轉變為驅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提升生態文明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引領性、先導性力量。
新時代治水方令—“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不僅是破解我國復雜水問題的根本遵循,更是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頂層智慧。以此為指引,一系列開創性的戰略布局正在全國范圍內深度展開:《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重塑國家水資源配置格局,為產業布局優化和新型城鎮化提供堅實動脈;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典范的流域治理新模式,正在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現實路徑;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水利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與節能降耗,既是時代責任,也孕育著巨大的產業機遇;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正驅動水利行業從工程管理向智慧運營和價值創造躍升;美麗幸福河湖建設與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探索,正在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本課程專為全國水利及相關領域的決策者、管理者和高級專家設計,旨在跳出“就水論水”的局限,從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系統解讀水利宏觀政策,深度剖析行業發展新機遇與新模式,全面提升學員的戰略思維、創新能力與價值創造能力。
課程收益:
(一)提升戰略引領與發展規劃能力
從“保障發展”到“引領發展”,深刻領會新時代治水方略如何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度融合,能夠將宏觀水利政策轉化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規劃和項目。
(二)洞察產業機遇與新增長點培育能力
系統把握國家水網建設、鄉村水利振興、城市水務升級、水生態產業、智慧水利服務等領域涌現出的新市場、新業態和新模式,精準識別并捕捉本地區、本單位的發展新機遇。
(三)強化價值創造與系統運營能力
掌握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核心路徑,學習如何將生態投入轉化為經濟產出;精通節能降耗與精細化管理,實現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增效與價值提升。
(四)融合創新與現代化治理能力
深入理解數字孿生、數字河湖等智慧技術如何賦能水資源優化配置、提升資產運營效率;洞悉水價、水權等市場化改革如何激活要素潛能,領導團隊實現管理模式的現代化轉型。
學員對象:
水利行業管理者
政府相關部門人員
科研與咨詢人員
課程大綱:
第一模塊:國家戰略中的水利新藍圖—機遇與布局
1. 國家水網:優化國土空間發展的“生命動脈”
功能重塑:從“解決水有無”到“優化水配置”,解讀國家水網如何支撐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如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產業布局優化。
重大調水工程的綜合效益:分析南水北調等調水工程在保障糧食安全、城市群發展、能源基地建設中的多重經濟與社會價值。
投資新空間:剖析國家水網建設帶來的上下游產業鏈(新材料、智能裝備、信息技術)發展機遇。
2.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國家級范本
核心要義:解讀“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深刻內涵,學習如何在資源約束下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
發展模式創新:探討黃河流域在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導向與成功案例。
第二模塊:價值導向—水利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實踐領域
1. 美麗幸福河湖:從“環境治理”到“美麗經濟”
價值創造:探討如何以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為載體,融合鄉村振興、文旅康養、體育休閑等產業,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案例分享:解析全國各地將河湖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惠民發展優勢的創新實踐。
2. 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點“水”成金的路徑探索
核心機制:解讀從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價值評估到市場化交易、經營開發的全鏈條實現路徑。
模式探索:聚焦水源涵養區的生態補償、水域碳匯的核算與交易、水權市場化改革等前沿實踐,分析其商業模式與推廣前景。
3. 節能降耗與綠色轉型:水利行業的內生增長新動能
“雙碳”機遇:分析水利行業在節能降耗(生態環保綠色材料)、清潔能源開發(如抽水蓄能、綠色水電)等領域的巨大潛力。
全生命周期管理:學習如何在水利項目規劃、建設、運營中系統融入綠色低碳理念,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4. 地下水:從“應急水源”到“戰略儲備”的科學管理與可持續利用
戰略定位:強調地下水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的價值,探討如何通過科學回補、合理開采、嚴格保護,實現其永續利用,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
5. 水利賦能鄉村振興:從基礎保障到發展引領的躍升
戰略對接:解讀水利工作如何與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全面對接。
核心任務:聚焦灌區現代化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撐現代農業)、農村規模化供水與智慧化管理(提升生活品質)、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與水美鄉村建設(打造宜居生態、賦能鄉村旅游)三大核心任務。
6. 城市水系統迭代升級:建設海綿城市與韌性宜居空間
發展理念:探討如何運用系統思維,推動城市水務從“被動應對”向“主動調控”轉變,將水循環與城市更新、產業升級相結合。
海綿城市建設: 解析“滲、滯、蓄、凈、用、排”六字方針如何系統性解決城市內澇、水體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城市病”,并創造出高品質的藍綠公共空間,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與吸引力。
第三模塊:創新驅動——賦能水利現代化的技術與體制引擎
1. 數字孿生與數字河湖:從“管理”到“運營”的智慧革命
能力升級:突破傳統“四預”安全框架,重點探討數字孿生技術在提升水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發電調度、降低工程運維成本、支撐資產智慧運營等方面的價值創造能力。
數字河湖的資產化:探討如何將數字河湖構建為可視、可管、可控的“數字資產”,并通過數據分析與應用服務,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2. “兩手發力”:激活水利發展的市場化引擎
市場活力:重點解讀水價改革如何反映資源稀缺性、水權交易如何實現高效配置、水利基礎設施REITs如何盤活存量資產、吸引社會資本,為水利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治理現代化:探討政府如何從“項目主導”轉向“規則制定”與“市場監管”,構建高效、公平、充滿活力的水治理新格局。
付老師
講師簡介:
付意成老師
工學博士,教高,碩導
山東水生態文明促進會副主任
河湖網專家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水資源戰略研究會會員
北京市“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產業特派員
兼任中國水利學會生態水利工程學專委會副秘書長
《環境生態學》青年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水電能源科學》《人民珠江》《凈水技術》青年編委
綠盾2018全國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巡查先進個人
擅長培訓領域:
水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河流生態修復、河湖健康、幸福美麗河湖建設、河湖水域空間管護與開發利用、生態補償、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水網規劃與實施、水資源綜合評價、蓄滯洪區綠色韌性建設、煤礦開采地下水影響、水利工程工程減碳與綠色建設、節水減碳模式、水資源論證等
實戰經驗:
主要從事河湖生態修復、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調度、水生態與環境保護、生態價值測算與生態補償等領域研究。主持/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三五”水專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基金項目7項;主持/參與省部級項目8項;主持地方委托及其他橫向項目多項。授權發明專利12項,編寫水利行業/地標/團標/條例10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論文40余篇),出版專譯著8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主講課程:
《北京城市水利行業宏觀政策與發展趨勢分析》
《賦能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國家水治理戰略與發展機遇》
《新時代水利行業前沿趨勢與實踐》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