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核心任務與管理創新:新時代水利行業前沿趨勢與實踐
【課程編號】:NX45813
國家戰略、核心任務與管理創新:新時代水利行業前沿趨勢與實踐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戰略管理培訓
【培訓課時】:1天
【課程關鍵字】:治理戰略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背景:
在全球氣候變化與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交匯點,水資源已成為決定國家可持續發展與安全的核心戰略要素。水利行業作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支撐區域協調發展、維系生態系統健康的關鍵領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與深刻的轉型挑戰。國家層面密集出臺的系列宏觀政策,不僅為新時代水利事業發展擎畫了宏偉藍圖,也對廣大水務管理者的戰略眼光、決策能力和創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前,國家治水方略正在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推進。“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核心思路已成為行業共識。各項戰略部署正系統性地聚焦于幾大核心戰線:一是全面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以剛性約束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二是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的國家水網,優化水資源時空配置;三是強化以《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為代表的流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四是建設以數字孿生為核心的智慧水利,全面提升管理效能;五是筑牢水旱災害防御底線,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本課程正是在此背景下,旨在幫助全國水利水務領域的各級管理人員,系統理解國家水利宏觀政策的戰略內涵,深度洞悉我國水利發展的新格局與新趨勢,精準把握管理創新與技術應用的核心要點,提升在復雜環境下統籌發展與安全、優化決策、防范風險的綜合管理效能,從而更好地引領和推動我國水利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課程收益:
1. 宏觀政策穿透與戰略引領能力強化:
深入領會國家層面關于水安全保障、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節水型社會建設、國家水網構建、水生態環境保護等一系列核心政策的戰略意圖、目標任務和實施路徑。能夠準確把握新時代國家水利發展的政策導向與戰略部署,并將宏觀國策高效轉化為本單位、本部門的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顯著提升戰略規劃的前瞻性與有效性,確保各項工作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并能更有力地爭取國家政策與項目支持。
2. 行業趨勢洞察與科學決策能力提升:
系統把握全國范圍內水利行業的重點工程布局(如國家骨干水網工程、重要江河湖庫治理、重大引調水工程等)和未來投資方向,深刻理解其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戰略支撐作用?;趯ξ磥硭ㄔO市場、技術變革和服務需求發展趨勢的精準分析,管理者將能更敏銳地識別本單位(部門)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潛在挑戰,從而在資源配置、項目立項、業務拓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更科學、更具前瞻性的決策,提升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3. 管理模式創新與技術應用領導力培育:
全面理解水利行業技術革新的主要方向,及其對傳統管理模式的重塑作用,重點掌握:
國家水網的戰略價值:認識到構建互聯互通、智能調度的國家、省、市縣三級水網對于提升水資源配置效率、保障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的根本性意義。
綠色低碳轉型的管理要求:理解水利行業在“雙碳”目標下的責任與機遇,掌握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中融入綠色低碳理念的方法,推動管理模式向可持續方向系統性轉變。
數字孿生的賦能作用:了解數字技術如何賦能水務管理走向精細化、智能化,支持更高效的監測、預警、調度和應急響應,從而實現管理流程的優化與決策效率的提升。 通過對標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與案例,啟發管理人員在組織優化、流程再造、技術推廣和跨域協作等方面的創新思路,有效領導團隊適應并引領行業變革。
4. 綜合風險駕馭與安全韌性保障能力增強:
深刻認識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突發性極端氣象災害(如特大暴雨洪水、持續高溫干旱)對我國各區域水資源供需平衡、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及城鄉防洪排澇體系帶來的嚴峻挑戰,提升對此類突發事件的戰略預判、應急響應和災后恢復的統籌領導能力。強化在復雜水情和不確定環境下,領導團隊進行綜合風險研判、制定前瞻性防御策略、優化應急資源配置、并推動構建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水安全韌性體系的能力,確保水務系統在多重風險挑戰下的整體安全與可持續運行。
學員對象:
1. 水利行業從業者,包括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相關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水利系統內的工作人員。
2. 政府部門中負責水利規劃、政策制定、項目審批等相關工作的人員。
3. 從事水利行業研究、咨詢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
課程大綱:
戰略篇—新時代水利發展的宏觀格局與核心要務
模塊一:頂層設計—國家水利戰略思想與政策體系全景解讀
1. 歷史坐標與思想升華:國家治水方略的演進邏輯
從“工程水利”到“資源水利”再到“生態水利”和“智慧水利”的戰略階段性特征分析。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方略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要求。
2. 新時代水利核心政策矩陣分析
法律基石:《長江保護法》與《黃河保護法》的制度要點
流域立法的核心原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系統治理。
法律規定的核心制度: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生態保護修復、污染防治、水沙調控、文化保護傳承等方面的法律責任與義務。
戰略藍圖:《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的體系構成
國家水網“綱、目、結”的層級結構與功能定位。
國家骨干網、區域主動脈、地方毛細血管的建設布局與相互關系。
剛性約束:《節約用水條例》的核心條款
水資源總量與強度雙控制度、節水評價機制、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的法律內涵。
安全底線:國家水旱災害防御體系的構成
“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在防御體系中的核心作用。
“工程體系”與“非工程措施”的系統化布局與建設重點。
發展引擎:數字孿生與智慧水利的建設內容
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的技術構成與核心功能。
智慧水利在提升水利管理決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方面的應用。
模塊二:核心戰場—三大關鍵領域深度剖析與案例解析
1. 專題一: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的路徑與模式
農業、工業、城鎮生活三大領域節水工作的技術路徑與管理模式。
案例解析(工業領域):分析典型工業園區的水循環經濟模式與節水減排實踐。
案例解析(農業領域):解析現代化灌區改造與高效節水農業推廣的成功經驗。
2. 專題二:江河湖庫生態保護修復的重點任務
生態流量保障、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重點河湖生態修復等任務的治理方略。
案例解析(湖泊治理):選取典型富營養化湖泊,分析其綜合治理的技術路線與成效。
案例解析(地下水修復):剖析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節、控、換、補、管”策略的系統應用。
3. 專題三:水工程安全運行與現代化管理的挑戰
重大水利樞紐、跨流域調水工程、大中型水庫的安全運行管理要點。
城市供水管網、防洪排澇設施等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與韌性提升。
案例解析(重大工程): 分析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在安全監測、聯合調度、水質保障等方面的管理體系。
實踐篇— 管理創新、能力提升與前沿展望
模塊三:管理創新—新時代水務管理者的工具與方法
1. 方法一:投融資機制創新與“兩手發力”的落地
政府投入渠道分析: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在水利領域的應用策略。
市場機制應用分析:水利基礎設施投資信托基金(REITs)、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適用性與操作要點。水價、水權改革對社會資本的引導作用。
2. 方法二:水利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化管理
綠色理念的融入: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行各階段融入“低碳、環保、生態”理念的原則與方法。
綠色實踐的體現:介紹水庫、堤防等工程在生態選址、環保材料應用、清潔能源替代、生物多樣性補償措施等方面的先進做法。
3. 方法三:依法行政與流域協同治理的機制
水行政執法要點:河湖“清四亂”、取水許可、水土保持等方面水行政執法與監督的關鍵環節與法律依據。
協同治理機制構建:河(湖)長制框架下,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信息共享、聯合執法、應急聯動、協商合作的工作機制。
模塊四:前沿展望 — 未來趨勢洞察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1. 專題一:未來趨勢與新挑戰應對
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格局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新污染物溯源、監測與治理的水務管理挑戰。
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水利領域的深度應用前景。
2. 專題二:國際先進水治理模式的比較與借鑒
以色列節水農業與國民經濟水資源核算體系。
新加坡城市水循環與一體化水資源管理(NEWater模式)。
荷蘭“為河流創造空間”的防洪理念與實踐。
對標國際經驗,探討我國水治理可借鑒的思路與方向。
3. 專題三:水文化建設與治理體系的軟實力提升
《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中關于水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法律要求。
新時代水利精神與水利行業文化建設的內涵。
加強水情教育、提升全民水憂患意識和節水意識的路徑與方法。
付老師
講師簡介:
付意成老師
工學博士,教高,碩導
山東水生態文明促進會副主任
河湖網專家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水資源戰略研究會會員
北京市“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產業特派員
兼任中國水利學會生態水利工程學專委會副秘書長
《環境生態學》青年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水電能源科學》《人民珠江》《凈水技術》青年編委
綠盾2018全國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巡查先進個人
擅長培訓領域:
水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河流生態修復、河湖健康、幸福美麗河湖建設、河湖水域空間管護與開發利用、生態補償、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水網規劃與實施、水資源綜合評價、蓄滯洪區綠色韌性建設、煤礦開采地下水影響、水利工程工程減碳與綠色建設、節水減碳模式、水資源論證等
實戰經驗:
主要從事河湖生態修復、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調度、水生態與環境保護、生態價值測算與生態補償等領域研究。主持/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三五”水專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基金項目7項;主持/參與省部級項目8項;主持地方委托及其他橫向項目多項。授權發明專利12項,編寫水利行業/地標/團標/條例10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論文40余篇),出版專譯著8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主講課程:
《北京城市水利行業宏觀政策與發展趨勢分析》
《賦能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國家水治理戰略與發展機遇》
《新時代水利行業前沿趨勢與實踐》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