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綠色生產力引領下的新能源項目的發展前景、機遇與挑戰
【課程編號】:NX41437
當今綠色生產力引領下的新能源項目的發展前景、機遇與挑戰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項目管理培訓
【培訓課時】:可根據客戶需求協商安排
【課程關鍵字】:項目管理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大綱
一、2024兩會與綠色生產力
1.1習主席關于新質生產力最新講話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1.2習主席密集講話,加速綠色經濟發展
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
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
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
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持續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
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
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
1.3國際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爆發意味著
算力的超大需求必然引來綠色能源發展的超大機遇
1.4全國經濟工作會議2024年九項工作的第一項:
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穩中有進,以進促穩
李總理兩會報告2024全年十項工作重點排序:
科技創新第一
科教興國第二
拉動內需第三
不再提“適度超前擴大基礎設施建設”
1.5兩會李強總理關于中國經濟2024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表態:
去年GDP增速5.2%,
今年目標增長5.0%左右
開門紅:一季度GPT實績5.3%
工業指數6.1%
房地產繼續下行
1.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3.24預測
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
中國仍將是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中國如今走到一個岔路口:開啟高質量增長的新時代
中國能夠實施全面的一攬子市場化改革,經濟增長速度會比維持現狀快得多:在未來15年實體經濟擴大20%。“
”中國的人工智能在準備就緒方面已經走在新興經濟體的前列,發達的數字基礎設施為其提供了領先一步的優勢”
“中國在發展綠色經濟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
在部署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經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
1.7國家發改委、財政部
《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
PPP新機制
“合理把握重點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應限定于有經營性收益的項目“。主要包括:
交通項目
市政項目
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項目,
水利項目,
社會項目
新型智慧基礎設施項目
盤活存量和改擴建有機結合的項目(兩項)。
1.8特別以顛覆性技術、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用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新型工業化、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等新產業
二、住建部關于2024年工作重點和基建方向:
2.1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型
穩住建筑業(5300萬從業人員)和房地產行業兩個支柱
工業化、數字化和綠色化
2.2“三大工程”
建設保障性住房
城中村改造
“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2.3每年改造10萬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線
2.4今年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建設一批完整的社區,
2.5城市更新三大重點工程
民生工程。
里子”工程。
安全工程。
2.6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機制方面、供給方面、、使用方面、實施方面(兩個重點)
房地產企業今后拼的是:
高質量,新科技,好服務。
一季度房價繼續微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對于中國房地產趨勢的最新預測。
住建部:發展以當代先進科技為代表的
高效能、高質量的新質生產力
好房子就是節能、低碳、智能、安全
鄉村振興:
城鎮化: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綠色發展、污染防治和節能降碳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主線
多省市強調繼續“有序、有計劃、分步驟”推進雙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住建部3.20提出:
當前大力發展“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住建”
三、新能源建設的前景細分以及政策導向
3.1中央五天三令“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催生風電光伏電等新能源建設新機遇
A中央史無前例地五天內密集發文
B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C《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十大行動方案
D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
E巴黎會議的雙碳達標承諾必須達成
F中國基建行業的碳交易權已經開始
歐盟的碳稅制度勢在必行
G中央關于新能源“先立后破”的重要調整:
國際形勢對于中國的巨大壓力
中國溫帶仍受到氣候變暖的重大沖擊
歐盟對于中美的壓力增大
美國反通脹法案正式撥款加大雙碳達標力度
歐盟重新定義核電
去年九月中央關于水電、核電、煤電、坑口發電、抽水蓄能、綜合智慧電網的重大政策調整
新國標《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六月截止
I習主席強調從能源雙控逐漸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義
3.2新能源政策“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解讀:(略講)
A詳解: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
B詳解:大力發展新能源
C詳解:因地制宜開發水電、常規平穩發展
D詳解: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
E詳解:合理調控油氣消費
F詳解: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G詳解:什么叫早達峰低峰值防翹尾短平臺和深中和
3.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關于風電光電新能源的長期利好前景:(詳解)
A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B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
C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
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
光伏發電的相關產業政策扶持
光伏發電的集中和分散
BIPV的快遞遞增趨勢
十四五光伏超過風電
D堅持陸海并重,推動風電協調快速發展,完善海上風電產業鏈,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
F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
G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和生物天然氣。探索深化地熱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
H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
I核電持續增長
J天然氣的過渡
K氫能是未來零碳能源的重要組成
其他新能源的發展前景
四、新能源板塊的發展前景及開拓難點要點重點
4.1新能源的行業邏輯:
A為什么說新能源是全球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B中國面臨的壓力和動力
4.2投資運營模式:
A PPP模式的特點和要點
B BOT模式的特點和要點
C ABS模式的特點和要點
4.3效益分析:
A投資新能源可以帶來的社會效益分析
B新能源產業具有較高的投資收益率分析
4.4四大重難點分析:
A技術創新分析
B政策支持分析
C.市場開拓分析
D融資困難分析。
4.5發展趨勢:
A新能源產業將逐漸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分析分析
B新能源產業將逐漸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發展分析
C新能源產業將逐漸實現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分析
4.6拓展市場:
A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消費者對新能源產品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B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的合作,推動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升級。
C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如能源互聯網、共享經濟等,拓展新能源產品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
五、新發展階段建筑節能綠色建造對于建筑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5.1中國中央、國務院關于雙碳達標的三項最新規定
5.2國務院2030前實現碳達峰的行動方案
A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十項行動、城鄉建設碳達峰的四項行動
B房地產商應擔負起的五項重大責任、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
C碳交易正式啟動、我集團在全國會議上代表全體企業的三項倡議及最新中標的EOD項目
D我集團與上海綠色建筑協會、交大聯合創立低碳創新研究中心的任務
5.3建筑企業要迎頭趕上綠色建筑十四五規劃詳解
A住建部《十四五建筑節能、綠色建造發展規劃》中的具體要求
B建筑業面臨的全新綠色行動方案
C 2019版《中國綠色建筑評定標準》修正版征求意見稿發布,在六月截止。提高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內容詳解
5.4我公司與供應側改革、數字化智能化密切結合的雙碳達標最新案例:
A減碳設計的案例集
B綠色采購的案例集
D低碳施工的案例集
E我公司零碳館技術與倫敦館、漢堡館的比較剖析
F我公司總控項目——中國花博會被評為全國第一個碳中和園區
中國花博會碳中和達標評定的全過程及十幾種核心技術詳解
G上海中心被評為全球“最綠色的超高層”,其中如何通過數智化達到降本減碳重大效果的詳解
H IPD模式進行建設的申都大廈的低碳技術
I我們公司EPC項目的30種智能綠色技術詳解
J我們集團最新竣工的十大項目中采用的十種典型綠色技術
梁老師
講師介紹:
曾任上海現代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現任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資深顧問
現任上海現代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上海市建筑學會注冊建筑師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中國區前主席。
BSc MBA正高工,曾分別擔任大型施工企業、房產公司總經理、華建集團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副總經濟師和現代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公司承擔了上海中心、世博會總體的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前期策劃和設計管理,迪士尼樂園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以及市委市政府300號大樓、世博局、迪斯尼總部大樓的EPC業務)現仍擔任該公司資深顧問、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資深顧問。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中國區前主席兼全球考官的執證培訓師(LAT);曾任中國建設監理協會理論研究及技術進步全國專家會副主任,及上海設計審圖專業委員會主任多年,現為上海建筑學會注冊建筑師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建設造價協會資深會員,國際項目管理協會中國區理事,澳大利亞項目管理學會項目導師(MPD)FRICS PMP MCIOB MPD(AIPM) IPMA復旦BMA中心《項目管理實踐》系列課程教授六年,現為天津理工大學MBA中心《戰略管理》、《項目管理》系列課程教授,清華、北大、上海交大、浙大、同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民族干部學院、中央團校、上海市委黨校、武大、重大、華南理工、華中理工、昆明理工等高校及多個培訓機構的客座教授,曾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東盟(馬來西亞)發表學術演講
國內全國會議演講二百多次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